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景熙听着她轻柔的嗓音唱着极其符合他两世心境的词曲,他看她时眼中的深情,不知不觉中,化为对她热烈的渴望。
天兴三年除夕日,官家赵熠身子日渐虚弱,宫内专事内科大方脉的翰林李医正在呈送中书门下的诊疗记录中,写入:“陛下脉象沉滞,然神志清明,可决事如常。
若迁延恐耗损元神,宜静摄少劳。”
另在《内廷脉案》格外注明“陛下辰时清醒,可识人辨事”
。
宰执寇衡与王溥见记录后,率群臣请见,奏请太子监国。
官家于正月初六日辰时清醒下令:“召太子听朕口谕。”
而后下诏:“皇太子权处分军国事”
。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此官家病重、权力过渡的关键时期,距离太子真正掌权监国,还有较为复杂的政治挑战在等着他。
比如,庆寿殿太后援引“权同处分军国事”
旧例,要求与太子共同听政。
比如,坤宁殿皇后之子被废黜流放,皇后外戚勋贵家族煽动台谏攻击太子“不孝”
“结党”
。
比如,朝中三衙包括殿前司、侍卫马军司、步军司,其中殿前司使与太子三皇兄素来交好,将极有可能消极执行太子所发诏令。
比如,太子流放皇兄中有暗中结党之势,散布“太子德不配位”
流言,联合士大夫暗贬其出身,影响太子威信。
比如,西北边境将领与太子无旧交,或延缓支援太子中央决策……
然而,出乎朝中上下意料之外,事后又有些情理之中的是,太子殿下在监国初期如同行走于薄冰之上,而殿下竟在礼法、军队、官僚、后宫之间迅速找到精密平衡。
后世赞其“阳示谦退,阴握实权”
。
寇听雨深知这个关键时期有多么紧要,对景熙亦有无限的担忧。
但她又不敢擅自打扰景熙的真正掌权之路,只得每天与阿川打听消息,每每父亲下了朝回到府中,就缠着父亲问景熙如何。
事后,她得知景熙那雷厉风行的老练手段,抱着景熙大亲特亲,表达她由衷的赞赏,景熙只抱着她温柔地笑,得到许久难得的轻松之意。
只有景熙自己知道,他的破局之路早在八岁起重生之日起,就进行了无数次的推演,直到他敢于计划退婚,确认他真的得到了她的倾心,他才敢如此放手一搏。
他对她说过的,也是他八岁时早就想过的——他要给她最好的。
*
《宋史·职官志》云:“储副之位,天下至重,非徒承祀而已,实系社稷之安危。”
太子殿下监国后,主动请求庆寿殿太后“权同听政”
,换取了太后及其家族势力的支持。
而后立即主持“祭天地”
“谒太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