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恭慈太后很以为功,自恃有八旗子弟,可以踏平袁门总舵——只是不得要领——因为袁门总舵除了袁承天和四大堂主与知,其它人皆是不知!
恭慈太后自然不肯罢手,因为她知道斩草除根的道理,不能任由袁门势力漫及天下,那么便危及朝廷;所以当断不断必受其害,以至调动天下兵马围剿各省分舵,只待各个分舵形销瓦解再行寻找总舵将其捣毁,只是她毕竟女流之辈,把天下事情想得太过容易,不待朝廷官兵杀过去,各省分舵便因势利导,化整为零,分散于草莽,以期保存实力,只待少主归来再整旗鼓,这也是各省分舵舵主有先见之明,而且审势度事所至,否则袁门势力只怕便在朝廷缉捕中势力分解!
,!
袁承天听到这恭慈太后执政,心中一惊,便知她和少年嘉庆皇帝理念不同:皇帝是以收为我用,不事武力,只要天下不动干戈也就是了;而这位恭慈太后却是雷霆手段,对人对事决不故息,而且透着阴鸷,与大行皇帝有一般地想法决不容许天下乱党有立足之地,所以天下又是风起云涌,也许正是英雄际会之时!
那两个狱卒又绪绪叨叨说些风花雪夜不相干的事,便哈欠连连覆在石桌呼呼入睡。
这时酒入愁肠也不觉得冷了,外面依旧北风呼号,正不知有多少人家未眠,正为明天生计发愁,不知该当如何过活,人本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只是众生之苦谁又知?袁承天枯坐仰看那石牢的四壁,只见潮湿之中透着一种压抑的氛围,心想世上猛虎多,有时人心更堪于鬼魅,鬼无伤我分毫,世人却伤我遍体鳞伤,可见这世上那有神明?若有何不再斩妖氛,还我一个清平世界!
只是现实与梦想总有一段不小差距,有时天意难违,便如当年袁督师一心为国,镇守辽东,以至于满洲人不得志于中国,然而一旦朝廷招去受人诬陷以至于殒命不保,从此天下祸事接踵,一发不可收拾,至于过来崇祯帝在煤山以死殉国,以衣蒙面意指自己愧对天下百姓,无颜见列祖列宗!
而今天下只有袁门孤勇奋战,再无人授手,因为丐帮、武当、少林、崆峒、峨眉、青城、甚而昆仑派也忘却初心依附于朝廷,而今放眼天下也只有袁门抗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一时便觉去世无多,来日大难,自己身上的担当不可谓不重,可是又不能懈怠,只有砥砺前行,觉得茫茫无着,一时不知何处是我家乡?有时真当仰天长哭,以告生灵非是承天不努力,实在是力有未逮,并非忘了先祖袁督师的之遗志!
他——袁承天怎敢有忘: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他这时日已然心力交瘁,所以便茫茫然入睡,又见清心满面忧愁,似有难言之隐!
忽地起了一阵妖氛,只见其后额驸海查布气势汹汹手持长剑向清心砍杀,口中兀自凶巴巴地说她罪该万死。
他见清心受难怎能不出手,于是便向背后抽取轩辕神剑,可是却是入手空空,一无所着,不觉心惊,要知这轩辕神剑非但是袁门信物,更是天下汉人的信念象征,所以说干系重大……只是触手冰冷!
忽地有物落下,打断了他想法——所见忽明忽暗,却在牢房之中——是南柯一梦!
也许是心有所想,便梦有所见,顿觉失落也多!
心想如果梦不醒来多好,偏偏是老天弄人,造化无端,以至世间多了多少人恨事难休!
他正忧愁不解时,忽然重重的牢门被人打开,只见傅传书施施然走来,官服在身——位列九门提督,可说位高权重,责职所在,自然气宇不凡,而且腰悬着轩辕神剑,剑鞘闪着光芒,耀人眼目——原来这轩辕神剑竟无意之间被掌门大师兄取了去。
自己此时出手似乎也可以再夺取轩辕神剑,只是这样似乎胜之不武,自己待得将来重整袁门,再行夺剑也是不迟。
傅传书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桀桀笑道:“怎么?袁师弟你是不是想重夺回这轩辕神剑?”
袁承天见大师兄神情之间都是不怀好意,心想目下却是不想,将来未始不能。
傅传书又道:“袁师弟我已向太后求肯,让她对你网开一面。
太后说也无不可,只是有个条件!”
袁承天心中已猜到这太后所提的条件,无外乎让自己交出袁门名册且又要说出总舵的秘密所在——因为袁门主舵朝廷无由知道,所以既便出兵也是不得要领,便是无功而返。
傅传书又自说道:“袁师弟,只要你双手交出袁门名册,太后便允你死罪可免!
如若情愿效忠朝廷,那么还可以位列朝堂,官爵在身!”
袁承天看了看大师兄那似是而非的样子,心想你有这样的好心?只怕你另有图谋?我又怎会如你所愿?他冷冷道:“大师兄你的好意我领了,只是恕难从命,——因为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况且我纵粉身碎骨也决然不会做出那无耻小人行径——出卖自己兄弟!”
他虽未说傅传书是无耻小人,然而语含影射已是不争事实!
这傅传书焉有听不出来的意味,心下不免恼火,心想若不是太后要我劝降你,我才懒得理会于你!
只是他虽心中恼恨,脸上却不显现,嘻嘻笑道:“师弟你还是这个样子,好你既然要做你的英雄好汉,我也不拦着!
——只是太后有言如果你一味倔强,不肯归顺,那么便要定你忤逆反上乱党元凶的名头,行刑菜市口!
——这是太后拟得凤诏!
另有一份却是只要你答允交出名册,不再出任袁门少主,那么既往不咎!
师兄生头关头,何去何从?你可要十分斟酌,不要意气用事,人生一世无非功名利禄,其余的何管关他?什么仁义道德,忠信廉耻那都是虚文,何必做真呢?当年你的先祖袁督师便是太过耿直,对事不会融会贯通,以至受死!
其实可以避免,偏偏他不肯屈就,也不向皇帝认错,所以……”
袁承天对这故事自然知道,心想若天下人人都畏首畏尾,不肯直谏,那么岂不是又回洪荒时代?天理公道何在?只是这道理说给他听,他也未必明白其中的道理!
因为对一个利欲薰心的人来说世间大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得失,而无关乎天下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