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他连连摆手,老脸涨得通红,“契弟误会了!
真的一成足矣!
这已是天大富贵!
你方才谈到收益,这价格如何计议?”
“给兵部的三千两云青铜,是实物,不会流入市面。
另外这七千两,包括给圣上内帑的部分,我会再组个商社,以合适价位向铜矿收购,然后抛售到市面上,商社只赚取差价,管理好流向。”
庚丑之变后,皇太伯一党倒台,泰王被诛。
隆德皇帝下旨,让庆德王接手泰王府的北固山铜矿,条件是每年上交六十万斤铜料、八千两云青铜,免征税赋。
可钱大监私下告诉我,庆德王府从未足额上缴,每年都有大批云青铜通过地下渠道走私出境,其中不少流入了辽国。
辽宋边境盘踞着一张庞大的走私网,根深蒂固。
他们不仅把辽国产的精铜偷运进来,更将新宋的云青铜源源不断输往辽国的兵工作坊。
辽国铜矿产量虽丰,但伴生的青鸦胆石却极为稀少。
皇城司王祥告诉钱大监,每年至少有两千两云青铜通过这条暗线流入辽国,被铸成弩机,转头射向我们的将士。
新宋另有的懋山铜矿,云青铜年产量也不过三千两。
以往新宋的做法是工部铜羡司按官价统一收购,驻矿监换了一任又一任,官面文章而已,从泰王府换成庆德王府,走私依然如故。
若有一个商社来统一收购与销售,可以明账暗查,以利制利,稍微遏制走私。
若陈氏的提炼之法真能将产量翻番,对庆德王府而言,多的肯定不止一成收益——之前瞒报的那一部分,也将产出更多。
早从子歆处我得知,她爹爹庆德王最在意的并非钱财。
他虽贵为王爷,却非世袭罔替,若能借此功绩请封世袭,方是真正遂了心愿。
我的这个方案,应能得他支持。
除去给兵部的三千两,这多出的七千两云青铜定能带动几百个作坊,从大规模手工业迈向初级工业化。
“如果达不到约定增产之数,则按比例先扣除陈家收益,之后再扣除庆德王府的那一部分。”
老地主低着头盘算,中间偷瞟了我数眼,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态让我揣测不透。
“契兄,有何高见,请直言。”
我端起茶盏,有意一大口饮光了杯中残茶。
陈卓唤来仆役续茶的间隙,我的目光又一次不受控制地流连在她身上。
几次三番的偷觑之后,他们夫妻俩似乎都有察觉,陈卓不着痕迹地将身子往张文翰那边倾斜了半寸。
几乎是同一瞬间,那个看似木讷的账房先生便抬起手臂,状似随意地搭在了妻子身后的椅背上,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
“以我对云青铜行市的了解,成立这样一个商社,统购统销既占资金,价格也不透明,并非良策。
而且差价赚多赚少,总免不了外人说三道四……老夫倒有个想法。”
陈老爷的建议是:新增产之铜,由官督民办的“铜引牙行”
负责收购经销。
原来供给工部的云青铜循旧例而行。
统一收购价定为市价的八成,发售价格维持市价水平。
价差部分作为牙行运营费用及各方分成。
民间作坊持“青引”
,按九成市价配售;官办作坊持“红引”
,按市价配售(此处微调,使表述更清晰,原文“十成一的市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