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李承乾开门见山,对房俊询问道:“水师之事,太尉素来了如指掌,对于海外各国局势更是成竹在胸。
林邑国欲效仿其余番邦施行‘民选’并入大唐,结果林邑国主诸葛地召集军队囤积于国都周边,试图阻止民选,破坏封邦
建国之大计。
苏定方亲自赶赴岘港坐镇,上书欲对林邑开战,太尉以为如何?”
时至今日,连他这个皇帝也不得不承认房俊在水师之影响力,以及对于海外番邦之掌控。
大唐幅员辽阔,陆地之上他这个皇帝金口御言,君临天下,但是海疆之上,他的话不如房俊好使……………
所以战或不战,决定权在于房俊。
未等房俊回话,刘提醒道:“水师战力强悍、百战百胜,吾等并不担忧诸葛地能够阻挡苏定方的大军。
可一旦开战,诸葛地的军队就将肆虐林邑,对于大唐收购稻米产生巨大阻碍,而如若输入关中的粮食不足,影响极坏。”
至贞观年间,由于数百年来过度开发导致关中土地贫瘠,粮食产量锐减,难以足额供应食用,不得不在河东、河北等地筹集粮食输入关中。
后来房俊组建皇家水师,第一件事便是出兵林邑,从当地购买稻米沿海路输入关中,其后更是组织人手前往林邑租赁土地、种植稻米,彻底缓解关中粮食匮乏之危机。
但粮食危机解除,加上关中商业繁荣,越来越多的商贾、失去土地的农民、以及士子、官员涌入关中,关中人口急剧增加,所需的粮食越来越多,粮食再度匮乏,所需输入关中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对于林邑一年三熟的稻米需
求甚大。
一旦这条粮道受到影响,长安陷入粮荒,足矣使得天下震动,后果难料......
房俊蹙眉,毫不客气:“中书令所言实在没什么道理,天下从无两全之法,既然林邑国主胆敢挑衅大唐天威,那么就必然要以大军覆灭其军队、瓦解其政权,以其项上人头昭告天下,威慑群伦,这是水师应该担负责任。
至
于如此会否导致关中缺粮,那是中书令你的职责范围,能解决最好,若是不能解决那就请辞下台,换一个能解决的上来担任中书令,为陛下分忧解难,而不是因为你的无能将如此之多的重臣召集过来帮你承担职责,却将更多的国
家政务放在一旁不能理会。”
刘气得火冒三丈:“苏定方扬言要覆灭林邑国、杀死诸葛地,势必引发林邑之动荡影响收购稻米,我劝之不听,警告无效,如之奈何?这些骄兵悍将皆由你授意,却来为难于我,是何道理?”
房俊点点头,淡然道:“那我就让苏定方带领大军撤回大唐......不过由此所导致的大唐天威受损,甚至其余番邦、土著纷纷效仿,则是中书令的责任。”
“简直无耻!”
刘洎满脸涨红,怒不可遏。
他看向李承乾,求助道:“打与不打,微臣都难逃责任,背负罪责,可这件事微臣何曾有过一丝半点的关系?太尉胡搅蛮缠,栽赃陷害,望陛下明察!”
所表现出来的怒气其实更多是给李承乾看的,与房俊几次三番的争辩、斗争落于下风,他如今的心态早已放平,并不会轻易被激怒。
但虽然房俊不讲道理,可有一句话说得没错,无论造成何等局势,他这个中书令都要拿出解决办法,否则便是无能。
只希望陛下能将这份从天而降的黑锅揭开......
李承乾也觉得有点冤,人在长安坐、锅从天上来,想躲都躲不掉。
想了想,道:“太尉以为,若依旧采取以往那种分化、孤立,促使其内斗之政策,使得林邑国爆发内战来解决此次风波,是否可行?”
房俊摇头,道:“促使林邑爆发内战容易,无外乎扶持当地势力给予援助、许诺其代替诸葛地的地位而已,并不难。
但问题还是那个,一旦林邑爆发战争,乱兵四处作乱,还是会影响稻米之收购。
大唐驻扎于岘港的军队再
多,也不可能到处去剿灭那些本土当地的武装势力,即便十万大军也不行。”
林邑国地形复杂,平原不多且基本存在于红河三角洲的宋平县一带,其余地区山岭纵横、河流交错,极其不利于大军行动,一旦林邑国爆发内乱,各地武装势力就地遁入山林,想要剿灭难如登天。
届时整个林邑国陷入混乱,对大唐的利益损害极大。
李承乾沉吟不语。
昏昏欲睡的李孝恭挪动一下身体,强自打起精神,谏言道:“林邑国危机的解决之法,还是应当兵贵神速,着令苏定方集结大军,一鼓作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林邑国都、剿灭诸葛地势力,彻底剪除后患。”
甚少在御前表达意见的李?也道:“林邑国之稳定,对帝国至关重要。
微臣建议,可由陛下属意封建于林邑之亲王赶赴其地,以统帅之名义率领水师剿灭不臣、震慑其民,则日后封建于彼处可收货巨大声望,快速使林邑安稳
下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