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陈默将手掌贴在晶体表面,瞬间,一股暖流涌入大脑。
他看到了一幅全景画面:世界各地,有人正写下问题、说出疑问、甚至只是在沉默中皱眉。
这些行为产生的微弱能量波动,通过地壳传导,最终汇聚于此,滋养这块“疑问之石”
。
“它在成长。”
他说,“每一次提问,都在让它变得更真实。”
他们没有带走它,只是在周围布设了被动传感器,将接收到的每一次共振上传至QAN网络。
几天后,许知遥发来更新:已有超过四万名志愿者在全球各地建立了类似的“倾听站”
,利用天然矿物、古建筑声腔、甚至废弃地铁隧道,构建起一张覆盖行星的问题共鸣网。
人们开始称它为“新神经束”
??地球的第二套感知系统。
与此同时,社会悄然变化。
学校里,越来越多教师允许学生在考试卷背面写下“我不懂”
或“我认为标准答案有问题”
;医院心理科新增“疑问疏导”
门诊,鼓励患者提出“最不敢问的问题”
;甚至连广告也开始反转策略,某品牌咖啡打出标语:“喝之前,请先问一句:我真的需要提神吗?”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老人在临终关怀病房录下的最后一段话:
>“我活了八十九年,一直努力做个明白人。
现在我才懂,真正重要的,是我始终没停止过糊涂。
>我问过太多得不到答案的事:为什么好人早逝?为什么谎言比真相流传更广?为什么我最爱的人最后忘了我的名字?
>可正是这些问题,让我觉得自己还活着。
>所以,请别替我总结人生意义。
>让我带着疑问走吧。
>那才是完整的告别。”
这段录音被刻进一块石碑,立于瑞士日内瓦湖畔,成为“全球疑问日”
的象征物之一。
三个月后,陈默回到火种档案馆。
许知遥正整理一批来自战乱地区的匿名投稿,其中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们村子被炸毁那天,所有人都在哭。
只有一个五岁男孩蹲在废墟上画画。
>他画了一扇门,门缝透出光。
>我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这是妈妈答应带我去的游乐园。
’
>可我知道,他妈妈已经死了。
>我本想告诉他真相,可我没说。
>因为那一刻,我忽然害怕起来??
>如果连一个孩子都不能问‘为什么不能还有希望’,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值得拯救?”
陈默把信读了三遍,然后放进铝盒,放在母亲照片旁边。
那天傍晚,他独自走到海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