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第211章终章冬至这天,远……
冬至这天,远在南洋的海军舰队也没有让宋时失望,虽然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了。
宋时的人已经离开了马尼拉,但是随着胡泉在马尼拉的全面掌控,大魏的海军战舰不可避免的开向爪哇和马六甲。
这是从一开始就定下的国策:华夏的南海,自然应该控制在华夏的手里。
几乎是吕宋的形势刚刚稳定,原本在大琉球以及儋州适应气候的流民便被大量的运往南洋各地,甚至形成了一条稳定的月港-大琉球-马尼拉-马古路群岛-南溟的运输路线。
这样大量的船只运输路线,几乎可以说是大魏举国之力,配套的物资补给更是多的难以描述,整条路线上的港口都以一种极端的速度变得繁华起来,由此自然引来了不少势力的觊觎。
好在自从铁范铸炮技术突破之后,大魏的火器建造速度直接翻了十倍。
而万物工坊吞了无数的资源才研究出来的蒸汽项目,终于走上了实用的道路。
在汤若望的指导下,以燃煤锅炉驱动蒸汽泵很快用到了矿坑排水上,使深井开采深度从30丈延伸至80丈,铜铁等金属产量剧增,而成本也下降了数倍。
南洋形势以及南溟重要性自不必多说,两广总督甚至亲自去钢铁厂巡视监督火器制造,大琉球作为胡泉的老根据地自然也不会懈怠。
大量造好的火器源源不断的运输向吕宋,这个帝国新的南洋核心,再由此散布到整个南洋的航道港口。
相比宋时在南洋大部分情况下的煌煌正道,胡泉的手段就要更加因地制宜一些了。
首先相比大魏内部从粮票到军队纸币,再到官员纸币,慢慢搭建试探的金融体系,吕宋一等到银行人员和特制印刷好的南洋银票到位后就开启了银票制度。
想要购买大魏的瓷器、丝绸、茶叶,那就先把你们
的物资和白银先换成银票吧。
此银票仅限在南洋使用,兑换后只能购买大魏的货物,禁止兑换成白银。
原本是胡泉实验性的行为,没想到,他忽视了欧巴罗对于大魏商品的吸引力,为以稀为贵,宋时的展销会刚刚激起了欧巴罗和亚墨利加的强烈反响,而胡泉的限制行为反而大幅度的刺激了外贸。
原本因为欧巴罗战乱而渐渐萎缩的白银流入,在胡泉的银票政策下,大量的白银继续开始疯狂涌入,去换取大魏印刷出来的一张张纸。
对吕宋以及南洋各地掌控区域内的香料丁香、肉豆蔻以及锡矿等资源,还实施“官督商办”
,华商的收购价低于市场价三成,再由他们转手高价售予欧巴罗商人,增强南洋华商的影响力。
原本在南洋各个海域横行的一些海盗,不少在大魏的大力打击之下消失,亦或者只要看到悬挂大魏国旗的船只就绕道而行。
但是,南海上势力众多,恩怨交错,其地形岛屿密布,暗流涌动,完全是投机者的天堂。
海盗,是一种生存方式,不是单一的势力就能完全控制的,于是不少苏禄海盗有意识的和马尼拉合作,偶尔劫掠西洋商船,事后由魏军“解救”
,你来我往之下,马尼拉的关税份额大涨,让胡泉在南洋扩张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再借着大魏以和平外交和威慑为主的名义,带着海军舰队在关键的航路和隘口巡游,很快就在深受欧巴罗人迫害的渤泥(文莱)、亚齐苏丹国、满剌加、柔佛等国的“邀请”
下。
或是租借地区和港口建立军事堡垒。
或是提供火器与军事顾问。
亦或者扛着维护朝贡系统的正当大旗,在南洋各地,打击海盗、调解冲突、促进贸易维护区域稳定。
站在道德的高点俯视洼地。
众多本土势力在大魏的联合下,由原本的一团散沙,渐渐在大魏天兵,坚船利炮的带领下凝聚起来。
除了巴达维亚还勉强掌控在荷兰人手中以外,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郑和曾经在苏门答腊设下的旧港、巽他海峡附近的万丹和爪哇岛上三宝垄又重新回到了大魏的手中。
而荷兰北上南海的关键航道更是被彻底锁死,只剩下巴达维亚这个根据点还在勉励维持,甚至巴达维亚的港口地图,葡萄牙人早就已经给到大魏天兵了,打下巴达维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荷兰在南洋的数十年耕耘扩展,一朝几乎回到解放前。
说到底,欧巴罗能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蔓延到整个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