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模式,同时强化其与金融、市场的联动机制。
这份建议引起了高层的高度重视。
最终,在多方支持下,科技服务体系得以保留,并以“国家科技服务网络”
的形式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
与此同时,唐烨也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何让科技真正成为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而不仅仅是依靠上级拨款和政策扶持?
他提出了“科技赋能县域经济”
的构想,并亲自带队前往东部沿海某市调研。
在那里,他看到一个令人振奋的场景:当地政府联合高校、企业,打造了一个“县域科技产业园”
,不仅引进了高新技术项目,还孵化出多个本土科技品牌。
园区内的中小企业,通过共享实验室、专家资源和融资平台,实现了快速发展。
“这才是我想要的未来。”
唐烨站在园区高处,望着脚下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
回京后,他立即组织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推广“县域科技赋能计划”
,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工程来推进。
这一决策再次引发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这是对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突破,也有人担忧会加重财政负担,甚至出现新的资源浪费。
面对质疑,唐烨没有退缩。
他亲自走访多个省份,听取基层干部和企业家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方案。
“改革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方向。”
他对随行人员说,“只要方向对了,走得慢一点没关系,但绝不能停。”
几个月后,“县域科技赋能计划”
正式启动。
首批试点地区涵盖东中西部共30个县市,涉及农业、制造业、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东北某县,一家原本依赖传统农业的小城,通过引入智慧农业技术和冷链物流系统,实现了农产品附加值翻倍增长,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近万元。
在中部某市,一家本地新材料企业借助“县域科技赋能计划”
的专项资金和专家支持,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拿下多个国际订单,成为行业黑马。
而在唐烨的老家??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城,如今也建起了自己的“科技小院”
。
村民们不仅可以接受现代农业培训,还能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一位曾在外地打工的青年返乡后,利用所学技术创办了一家生态农业合作社,年收入超过百万,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这一切,让唐烨感到无比欣慰。
他知道,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轨之际,一封来自纪检部门的通知再次打破了平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