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中国的智能探索机器人是不完备的人工智能!
他只学会了与人类相似的表达方式,而没有学会人类模式识别能力、逻辑思维、判断能力和直觉!”
阿西莫夫在电视前看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
中苏登月飞船返航阿西莫夫没管,美国无人飞船进入绕月轨道他也没注意,中国和苏联两名航天员在海南岛附近海面降落也没看电视直播,一直在看电视台中有侯小林出场的节目,还录下来反复看。
和阿西莫夫一起看电视的是两位研究人工智能的专家,马文·明斯基和约翰·麦卡锡,他们俩看得也很仔细,明斯基不但看节目,还一边看一边客串中文翻译。
“侯小林有自己的模式识别能力,但它的模式识别是用于识别月面地形和抓取月面土壤和岩石的样本,哦,当然,即使是这样的模式识别能力,侯小林的识别能力也比较有限。”
约翰·麦卡锡说。
明斯基:“虽然是有限能力的模式识别,但对于月球考察是够用的。
你看,侯小林又进行了一次300米的折返行车。”
玉兔-2号的运动速度是200米小时,折合5.6厘米秒,和乌龟爬行速度差不多。
这是因为玉兔-2号的主业是科考和宇宙观测,运动功能只是辅助这些仪器,让仪器多换几个地点开机。
月球车当然有快的,阿波罗-17号带了一辆月球车,载着宇航员尤金·塞尔南在月面以17公里小时的速度飙车。
侯小林的最大运动速度是7.2公里小时(2米秒),和人疾步走的速度差不多。
不过现在的折返行车实际上是在探路,所以走得也挺慢。
侯小林在月球表面是先走两米,然后停下,用环视摄像头和测月微波雷达扫视前方地形,确认安全之后再往前挪两米。
“侯小林第一次外出行车用了20分钟,第二次外出速度比第一次快。”
明斯基说。
阿西莫夫:“我猜想,是不是第一次的探索让它了解了月面地形与月面坚实程度的关系,所以它运动的时候就更大胆了?”
明斯基点点头,“模式识别能力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信息收集能力,机器人脑袋上的两只大眼睛是最重要的。”
约翰·麦卡锡:“它的语言表达能力,我想这是在它身上有一个存储器,存了一个很大的语素库。
你看——”
约翰·麦卡锡换了一盒录像带,这是侯小林第一天的表现。
侯小林开场的第一句话“人类不在,机器人起义啦”
,把电视观众吓得一愣一愣的。
电视主持人解释说,这是机器人在和大家开个玩笑。
“咳,我们现在把侯小林切换到正经一点的模式。”
电视节目里“嘟”
地一声,还在blabla说话的侯小林住嘴了,然后开始一行行地传递观测数据。
过了半小时,主持人:“大家觉得很枯燥,看来侯小林还是可以活泼一点,只要别再起义就行了。”
指挥中心又远程切换了一下侯小林的工作模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