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这痕迹,很快便有了回音。
冯彧的亲信如鬼魅般从夜色中返回,带回了令人心惊的情报。
他们跟踪了那支自称“温习礼仪”
的车队,并未前往太庙,而是绕道至城北一处早己废弃的瓦坊。
那里,几名铁铺匠人正候在黑暗中,车上的“祭器箱”
被一一打开,卸下的却根本不是什么铜爵鼎彝,而是一捆捆铸造粗糙、尚未开刃的刀胚和戟头——金属冷光在月影下泛着青灰,像冬夜冻僵的蛇鳞;空气里弥漫着铁锈与焦炭混杂的腥气,刺鼻灼喉,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刮擦肺腑;耳边是铁器碰撞时低沉的“锵啷”
声,一声接一声,如同大地在暗处咬牙,震得耳膜微微发麻。
指尖触到箱壁边缘,粗粝的木刺扎进皮肤,留下细微的痛感。
更让冯彧心头一凛的,是交接时双方的手势。
亲信模仿着那套动作——三指并拢轻敲手腕,再以拇指虚划半圆。
指尖划过皮肉的细微摩擦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像是砂纸轻磨骨节,令人脊背发凉。
这套暗号,冯彧曾在审讯一名江湖刺客时见过,乃是民间一个名为“香灰令”
的死士组织的联络方式。
一个在宫中活动的组织,竟与江湖死士有所勾结!
“他们不是在送礼器……是在运兵器!”
冯彧猛地站起,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头顶,指尖不自觉地抚过腰间佩刀的冰凉刀柄——那寒意顺着指腹蔓延,仿佛连血液都凝滞了一瞬。
他瞬间明白了,这半个月来,每日寅时三刻,三十名“礼生”
押运的,是一批足以武装一支小型军队的兵器!
他不敢耽搁,立刻飞马奔赴大将军府,将簿册与情报一并呈上。
司马昭脸色铁青,冯彧则趁势进言:“明日寅时,车队照旧会出宫。
我们只需以‘查验祭典物资’为由,在宫门处设卡,当场截车搜查,人赃并获,百口莫辩!”
然而,冯彧的谋划,几乎在出口的瞬间,便己成了曹髦案头的文字。
一名在将军府后厨充作杂役的聋者,蹲在灶台边劈柴,耳虽不能闻,眼却如鹰隼——他曾在宫中乐坊为舞奴,十年观人于无声之中,早己练就从唇语、步态、神色中读取情绪之能。
见冯彧衣袍凌乱闯入内堂,又见守卫换岗加哨、马厩急调新鞍,心中己然有数。
他在司马府三年,早己摸清每个人的步态与神色变化,哪怕一句话未说,也能从眉峰微蹙间窥见风暴将至。
他假借倒泔水之机,在墙角不起眼的砖缝里,用一套只有血誓营核心才懂的指语,将信息传递给了下一个“眼睛”
。
情报如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流淌在洛阳城的阴影之中,最终汇入了太极殿。
曹髦看完密报,神色没有丝毫波澜。
他只是取过另一张空白纸条,写下一道新的命令。
当夜,宫中那三十个沉重的“祭器箱”
被悄然换下,里面装满了无用的砖石,准备第二天按时“出宫”
,上演一出空城计。
而真正的兵器,则被血誓营的少年们连夜拆解成一个个零件,每一块刀身都裹上厚油布,系以麻绳,封蜡密封,形如狸猫大小,故称“铁狸”
。
老陶早借春祭之名,率匠人疏通汉代旧渠,加固砖壁,埋设引路铁索,于转弯处设浮标标记,确保“铁狸”
顺流不滞。
它们被分段投入南城水道入口,在晨雾未散之际,顺着细流穿行于幽暗地底,如同潜行的金属游鱼,水流拂过油布表面,发出极细微的“簌簌”
声,几不可闻,却在井壁间激起微弱回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