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一个月的时间,在锈铁兄弟会的历史上,被冠以了“狂飙之月”
的称号。
这并非单纯的资源堆积或人数扩张,而是一场源自技术核心的、彻底的工业革命。
一切的起点,源于加工精度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老李和大学生团队并未满足于制造出星型发动机。
他们意识到,要追求更高的性能,必须拥有能加工更复杂曲面、且精度达到微米级的设备。
“手工刮研和普通机床己经到极限了。”
内燃姬在会议上首言不讳,“我们需要数字控制!
哪怕是最原始的!”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
他们没有计算机,但大学生们提出了一个替代方案:利用穿孔纸带和一套复杂的机电伺服系统来控制机床的进给!
这几乎是一个手工打造的、机械式的“数控”
雏形。
虽然编程极其繁琐(需要手工在纸带上打孔),响应缓慢,但它实现了可重复的、超越人手极限的精密加工!
与此同时,“炼金术士”
在材料学上取得突破。
通过反复试验,他们成功冶炼出可用于高温环境的镍基合金,并初步掌握了粉末冶金技术,为制造能承受极端工况的部件奠定了基础。
新的精密机床和新材料,使得加工复杂涡轮叶片、高精度齿轮组和高强度曲轴成为可能。
整个公会的加工能力,从“能造”
跃升到了“能造得精”
。
就在“铁牛”
坦克开始小批量生产,星型发动机技术日趋成熟之时,内燃姬再次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
“盟主,李总工,我认为我们应该停止星型发动机的深度开发。”
她在核心会议上语出惊人。
张明第一个跳起来:“啥?停下?咱们的‘铁牛’刚用上!
天上的大家伙还没影子呢!”
内燃姬目光坚定,在黑板上画下简单的原理图:“星型发动机,乃至所有活塞式发动机,都有其极限!
功率重量比、振动、高速性能…它们无法带我们触摸真正的天空,更无法满足未来对超高速的需求。”
她重重地在黑板中心画了一个圈:“我们应该集中所有力量,首奔终点——喷气式发动机!”
会议室一片寂静。
喷气发动机?那几乎是战前时代技术的象征,原理看似简单(吸气-压缩-燃烧-喷出),但对材料、精度、气流控制的要求是地狱级别的。
“你疯了?!”
老李都失声惊呼,“涡轮叶片的工作温度超过一千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