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四百三十六章 百越之地二(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在女方家,新郎新娘要站在供桌前点香祭拜,向祖宗报告。

然后,两人端着槟榔请双方家庭的亲戚尝尝。

回到男方家后,新郎新娘也要烧香祭拜祖先。

入洞房前另一项备受重视的习俗是为新郎新娘铺床。

出于对新婚夫妇白头偕老、子孙满堂的美好愿望,人们通常找媒人、婆婆或一位老太太铺新床。

这些人必须慈祥仁厚、多子多孙,以期望新郎新娘日后也能多子多孙。

越族的传统村落通常拥有河堤、村口牌楼、村亭、榕树、渡口、田园、池塘。

村庄一般建在地势较低、邻近河溪的地方。

周围常有竹丛环绕,村口立有牌楼,牌楼和村里其他建筑都有指向蓝天的翘檐。

村头或村中心有村井,村井有的是土井,有的是用蜂窝状岩石或石头建的,形状各异。

村里的主干道一般通往村亭,按民间信仰,村亭是一个很灵验的地方,因此通常建在一个风水宝地。

村亭祭祀的是城隍,他们是建村始祖或民族英雄。

在日常生活中,村亭是一个公共活动中心,也是村里重大事件的举办场所,更是全村节日盛会和文化活动的举办地。

绿色的竹丛后面是通往各个小巷、铺斜砖的村路,村里小巷都是互相连通的。

大多数北部和中北部农村民居的结构都包括正房和厢房,多为三间两厢,前面为大院,后面是园子,前堂后院还种有花卉盆栽。

越族民居通常还有堂屋,堂屋一般设有供台,供台上有神位,供台上摆有水果盘、香炉、木器、水酒、灯烛、花瓶、香碗等祭祀用品。

[14]壮族是古百越民族的后裔,以好歌、能歌着称,武鸣作为骆越文化的发祥地,山歌是其中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

武鸣山歌已有近千年历史,壮家人往往三两成群聚在一起,唱对应答,由此形成独特的“歌圩”

每场歌圩可聚集成千上万的人,三天三夜都不散场。

所唱山歌内容包罗万象,极具民族特色。

,!

从古百越族群及西瓯、骆越民族开始,在每年农历三月对唱山歌,以山歌寻求配偶,或以山歌交朋结友,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之后逐渐演变为民间无处不歌、无事不歌的传统。

西汉刘向《说苑·善说》用汉字记越音所录春秋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就是用的古越语,其语法结构、语音格律等均与壮、侗语相近,当属壮侗语各民族歌谣之源。

因此,可以说,广西少数民族的歌谣,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实际存在可能更早。

广西自春秋战国时代始有铜鼓,最早见于右江流域,受古滇文化影响,部分骆越人接受了铜鼓文化。

到汉代,骆越人自己已能铸造成熟的铜鼓,自西林、隆林、百色,经田东到南宁、贵港,东至贺州都有铜鼓出土,铜鼓在广西的分布范围从右江一带扩大到整个郁江流域,乃至贺江流域,即几乎整个西江流域。

西瓯、骆越先民是中国最早发明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瓯骆地区也是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这是瓯骆先民对中国乃至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秦汉时期,瓯骆的稻作农业及其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标志是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以及牛犁耕的采用,并形成了以“那“为本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远在夏商时代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期间,稻神祭已成为壮侗族先民重要的民间宗教信仰。

骆越人的青铜技艺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所制造的灵山型、冷水冲型、晋宁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产物,是八型铜鼓中的顶级产品。

骆越人制造的镦、圆形器、牛首提梁卣、钟、靴形钺等青铜器,都有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牛首提梁卣,设计精巧,卣纽和卣腹上四头圜眼圆睁的水牛头。

布洛陀已被壮学界认定为壮侗语族诸民族及其先民的人文始祖。

那么,在族源上,骆越起源于布洛陀文化产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并随着其民族的不断发展而传承下来。

按此逻辑推定,布洛陀应是骆越族信奉的始祖;布洛陀文化是骆越文化之根源,二者可谓是老祖与子孙辈的关系。

布洛陀文化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它有着自己的传播场域和传承族群,有着韵文体、散文体等流传载体,有着混溶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先天条件,更有世代相传的宗教信仰观念和祭祀仪式,是壮族传统文化和民俗形态的母源。

布洛陀文化不仅在广西的红水河流域、右江流域,云南的红河流域的壮族群居地,黔南的南盘江、北盘江流域布依族和水族群落的民间里广泛流传,而且在越南、缅甸和泰国等地也流传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

(本章完):()亚历山大四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仙暴徒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斗罗大陆我为王无上剑圣神医毒妃腹黑宝宝这游戏也太真实了步步权谋传奇驭灵师:出金真的很难吗?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神宠进化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帝临万古最强炊事兵我以熟练度苟长生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寻宝神瞳武林半侠传邪医妖妃名动天下太古神王真武狂龙全能小神医惊!重生后的嫡女她杀疯了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打卡二道贩子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