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小姐,我叫老郑,之前在十九路军当过兵,淞沪抗战时跟日军拼过刺刀。”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枚磨得发亮的帽徽,“部队打散后我就来香港做苦力,听说你们要送物资去内地,我想加入——就算死,也得死在救国的路上。”
方瑜看着他眼底的坚定,又问:“你能接受三个月不跟家人联系吗?运输途中可能要躲在货车底、钻山林,吃不上热饭。”
“当年在西行仓库,我们三天没吃过热馒头都能扛,这点苦算啥。”
老郑笑了笑,疤在灯光下泛着浅光,“我没家人了,就想多送点药去前线,让跟我一样的兵能少受点罪。”
方瑜当场拍板录用老郑,让他当陆路运输队的队长。
短短十天,她选出了二十个可靠的队员,分成两队:陆路队由老郑带队,走广九铁路沿线的隐蔽小道;水路队由曾在珠江当船工的阿福领头,借“渔货运输”
的名义走水路,把物资从香港运到广州黄沙码头。
队员选定后,方瑜又连着三天给他们做培训:教他们识别特务的特征——“穿西装却戴布鞋的,十有八九是特务,正规商人不会这么穿”
;教他们应对盘问的话术——“遇到日军问‘运的什么’,就说‘方家商行的民用货,有报关单’,别多话”
;还教他们简单的包扎技巧,万一有人受伤,能先做应急处理。
依萍也没闲着,主动揽下了物资登记和情报传递的工作。
方瑜教她用“美术暗号”
记录:五朵梅花代表五百箱药品,十片枫叶代表十吨粮食,树叶的纹路暗藏运输时间——横纹路是周一,竖纹路是周三,斜纹路是周五。
依萍本就擅长画画,只练了两天就掌握了诀窍,每天把物资清单画成《香港郊野图》,画里的梅花藏在松树下,枫叶落在小溪边,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破绽。
这天上午,依萍正在仓库一楼登记新到的阿司匹林,门口的铃铛突然“叮铃铃”
响得急促——是方世鸿说的“预警信号”
。
她心里一紧,手却稳稳地合上登记本,塞进货架后面的空心竹竿里。
刚藏好,西个穿黑西装的特务就推门进来,为首的人晃着搜查令,语气蛮横:“接到举报,说你们这里藏着给共党的违禁物资!”
依萍假装慌乱地往后退,顺手拿起墙角的画板:“长官,我们这是合法的药品仓库,所有货都有报关单,您看……”
“少废话,搜!”
特务推开依萍,开始翻找货架上的箱子。
依萍趁机走到画板前,假装整理画具,悄悄把竹竿里的登记本抽出来,塞进画板背面的夹层——这是她和方瑜前几天特意改造的,夹层用棕色颜料涂成了木板色,不凑近看根本发现不了。
一个特务走到画板前,伸手扯下画纸:“你在仓库里画这些破画做什么?”
“我、我想卖画补贴家用。”
依萍故意装得结巴,拿起一支画笔在画纸上随意涂了两笔,“您看,这画还没画完呢,要是画好了,说不定能给您送一幅……”
特务皱着眉把画纸扔回画板,又翻了几个箱子,只看到印着“香港东华医院”
字样的纱布和民用感冒药,骂了句“浪费时间”
就走了。
等特务的脚步声消失在巷口,依萍才靠在货架上,后背己经被冷汗浸湿——她摸了摸画板夹层,登记本还在,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半个月后,周明从上海辗转到香港,一进门就从包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信纸,声音里带着激动:“方瑜,你们送的物资赶上了红军东征!
上个月在山西兑九峪战斗,红军伤员缺药缺得厉害,你们送的盘尼西林救了三十多个重伤员的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