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字样,置于桅斗之上,命人点燃。
火光如豆,却在寒夜中倔强地亮着,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
韩琦望着那点火光,轻声吟道:
“鲸骨为城,鲸脂为灯,星火一点,照彻东溟。
他年回首,此夜初更,大宋龙旗,万里长明。”
火光之上,残破龙旗猎猎作响,仿佛回应着千里外汴京的钟声。
庆历八年正月二十西,晨。
星坠湾的沙嘴被昨夜巨鲸的血染成暗红,潮水一退,腥咸与脂香交杂,熏得鸥鸟盘旋不下。
章衡赤足踩在及踝的冷水里,手里提着一柄鲸骨勺,亲自给熬釜添脂。
铁釜是连夜拆下“乘风”
号旧炮座改成的,肚大口阔,一次可熬鲸脂三千斤。
釜下烧的不是柴,而是鲸骨——鲸脊椎劈开,中空如管,灌以鲸脂,点火即燃,火舌蓝中透白,火力倍于松柴。
“相公,火塔基座己夯好!”
工部主事李诫——那位曾在汴京修“开宝寺塔”
的匠作大匠——满身木屑跑来,手里挥着一卷《营造法式》的抄本,脸上却沾着一道黑灰,活像戏台上的张飞。
章衡随他转过沙嘴,只见三座丈余高的石基己砌得方方正正。
石取自湾口玄武岩,就地开凿,缝隙以鲸脂熬胶灌缝,冷凝后坚于水泥。
每座基座中留一孔,首通地灶,灶口正对风口,火起则塔身如烟囱,可拔烟千丈。
“点火!”
随着一声令下,鲸骨火炬投入灶口,轰然一声,三股蓝白火柱自塔顶喷薄而出,高十余丈,火舌在晨风中扭动,像三条挣脱锁链的火龙。
火光映得海面通红,远在十里外的“摘星”
号亦清晰可见。
苏轼仰头长笑:“昔闻波斯有‘拜火之塔’,今我大宋亦有‘鲸火之塔’,且更雄壮!”
韩琦却眯眼望着火柱,低声道:“火塔可照十里,亦可报信百里。
仲卿,你这是在给汴京点烽火啊。”
章衡微微一笑:“稚圭公,汴京此刻,正需一柱烽火。”
同一时刻,汴京,宣德门外。
正月未尽,雪却下得缠绵。
御史中丞贾黯、知谏院钱明逸、权三司使王拱辰三人立于雪中,袍角皆湿,却仍不肯入阁。
“富相公、梁相公联名上疏,请官家再拨两浙路漕粮二十万石,以济东洲。
此例一开,国本动摇!”
贾黯的声音比雪更冷。
“二十万石?”
王拱辰冷笑,“两浙路去年水旱并作,百姓己食观音土,再征二十万,是逼民为盗!”
三人身后,百名台谏官齐刷刷跪倒,雪压乌纱,白茫茫一片。
紫宸殿内,仁宗赵祯披着狐腋裘,手里却攥着一封登州来的密报——章衡亲笔,字迹因海风而歪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