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初春。
持续数日的冷雨终于歇了,天空却像一块洗褪了色的灰布,沉沉地压在曲阜城头。
寒意未褪,风刮在脸上,带着冰碴子般的锋利,钻入骨髓。
城西那片新落成的院落,如同从冻土里硬生生拔出的青灰色骨节,洗去了最后一点泥污,露出崭新而朴拙的轮廓。
青砖灰瓦,沉默地矗立在尚未解冻的土地上,与周遭的萧索格格不入,又带着一种破土而出的倔强。
庭中特意留出的深坑,黑土被雨水浸透,呈现出一种深沉的
iconicon-uniE0D3"
>
iconicon-uniE0D2"
>。
庭中两株杏树是从郯国移来的,树根裹着暗红黏土,放入浸透雨水的黑土深坑。
孔子接过弟子递的桑木瓢,瓢沿磨得发亮,他手腕稳如定盘星,清水顺着瓢口成线,渗进红土时,竟像给冻土喂了口活气,浸润根须,无声无息地沉入脚下这片沉寂了太久的大地。
这动作慢得像仪式,木瓢悬在半空的瞬间,倒比太庙祭祀还郑重——仿佛不是浇树,是在给某种深埋的念想开光。
招生告示贴在枣木柱上,竹简用朱砂勾了边,墨字透竹三分:
“儒商会馆孔丘设学,非为牟利,乃为鲁国育才。
授礼政之学(周礼本真、治国要略、邦交辞令、算数度支、丧仪实务),凡有志者,皆可来试。”
看告示的人挤成团,粗布衣裳蹭着绸缎,议论声裹着寒雾:
“没落士族的娃子才来,学了能当采邑家臣?”
“知礼的孔丘先前卖棺木赚了钱,这是买名声呢!”
唯有几个穿半旧深衣的人,指尖摸着竹简上“丧仪实务”
西字,眼底藏着点盼头。
开学日清晨。
持续多日的阴云裂开一道缝隙,熹微的阳光如同吝啬的金粉,艰难地穿透下来,照亮了宽敞却尚显空旷的讲堂。
新伐的松木案还泛着松脂香,混着新研的墨味——那墨是用洙水细沙磨的,黑得发蓝,沾在竹简上,像冻土里渗的血。
在清寒的空气中弥漫、交织,形成一种奇特的、带着新生的味道。
十余名年龄不一、衣着各异的弟子跪坐在崭新的蒲团上,神情各异。
有好奇张望、眼中闪着求知光芒;有面容沉静、带着审视与疑虑;亦有目光茫然、似乎只是随波逐流而来。
十多个弟子跪坐在蒲团上,蒲团是新织的蒲草,边缘还带着潮气。
子路(仲由,20岁)敞着衣襟,玄甲片露在外面,甲缝里沾着卞邑的黄土;
曾点(子皙,25岁)斜倚凭几,指尖转着枚磨损的玉珏,那是他爹传的;
颜路(季路,24岁)膝头放着素布襁褓,里面裹着刚满周岁的颜回,襁褓角绣着朵褪色的兰草;
冉耕(伯牛,28岁)怀里揣着束算筹,木筹上刻着细浅的刻度,是他算田赋时磨的;十岁的孔鲤攥着腰间鲤鱼玉佩,玉是次等的蓝田玉,却被他摸得发亮。
这些人多出自曲阜城繁华光影遗忘的角落——那些空悬着褪色族徽的陋巷旧宅。
父祖或曾佩玉鸣銮,而今冠冕蒙尘,生计如庶民般仰仗薄田或小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