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鲁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西月十一,夜分。
曲阜儒商会馆税簿房的桐油灯芯爆出第三朵灯花时,帐顶积年的烟垢己浓如墨染,将满室竹简映得半明半晦——那卷摊在冉耕膝前的郕邑岁计简,每一道刻痕都藏着寒气。
冉耕跪坐的姿势纹丝不动,陶制算珠在他指间流转,算珠磕在竹框上,“嗒”
一声脆响,又“嗒”
一声沉落,像在数着采邑里漏走的铜币。
他指尖停在“丧葬数”
那行刻痕上,指节泛白:“郕邑会馆,去年上报庶民丧葬数,比费邑、郈邑同规模采邑,少了八十三户。”
话音没落地,门侧阴影里先起了动静。
子路按剑的手猛地攥紧,剑鞘尾端在青砖上磕出浅痕——他盯着冉耕指间的竹简,喉结滚了滚:“抓人!
孟孙氏家宰公敛处父手下尽是蛀虫!
拿下礼秩使,怕他不招!”
“证据呢?”
冉耕眼皮都没抬,指尖轻推一枚算珠,“礼秩使的账簿,与孟孙氏年终上缴公室的‘山泽之利’‘市廛之税’对得严丝合缝。
你凭什么抓?凭你剑快,还是凭‘猜测’二字?”
曾点从竹券堆里抬起头,手里捏着枚新刻的礼券右联,指腹顺着券上的殷雀暗纹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那纹路是按《周礼?司约》刻的,细得能藏住一根发丝。
“刑讯能撬开口,却撬不开‘礼’的根。”
他声音淡得像灯烟,“儒商会馆靠什么立住?不是你子路的剑,是各地礼秩使信我们守礼。
这例一开,下次叔邑的人来递申诉密匣,还敢把真账交过来吗?”
颜路刚把叔孙氏采邑的申诉简牍归拢好,抬眼看向冉耕:“按《周礼》,礼秩使掌丧仪稽查、税赋代收,本就有职司缓冲。
若因账目疑窦动刑,不止悖礼,更寒了底下人的心。
再说——”
他指了指那卷郕邑简,“账目勾稽从无无迹可寻,只是没找到那‘八十三户’的去向罢了。”
角落里的漆雕开放下手中的陶俑部件。
那是孟孙氏礼器作坊的验样,陶土还带着窑火的余温。
“冉耕师兄核出了缺口,可这八十三户是凭空没了,还是被挪去了别处?”
他声音沉得像陶窑深处的火,“他们该领的‘三十枚’丧葬补贴,又进了谁的口袋?”
十七岁的闵损捧着曲阜本地的丧葬补贴记录,声音却稳得不像未行冠礼的人。
“曲阜的记录与户籍变动、冬赋减免能对上,连哪户迁去了城郊、哪户绝了嗣都写得清楚。”
他把简卷递到冉耕面前,“郕邑若真漏了这么多,绝不是礼秩使一人的事——背后定有采邑家臣跟着勾连。”
灯花“哔剥”
爆了声,火星溅在竹简上,又迅速熄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