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30章 孟孙拜师(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孟僖子己无力执笔,他凝聚起最后的精神,一字一句口述,家臣跪在榻边,手抖得厉害,笔尖划过绢帛的沙沙声,像生命的倒计时。

“仲尼夫子足下:僖顿首,再拜。

僖不敏,少而失学,不知礼,不能相礼,壮而受辱于诸侯,此平生至痛,刻骨铭心,无日敢忘。”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今沉疴难起,命在旦夕。

然见夫子之学,贯通古今,明礼达用,非止知礼之文,更擅以礼经世,洞悉礼之本末,真明达之士也!”

“僖有二子,何忌、敬叔,材质虽驽,然向学之心未泯,亦不愿重蹈覆辙。

今特遣其执弟子礼,师从夫子,望夫子念其赤诚,不以其愚钝而弃之,授以礼乐真谛,使其知礼立身,他日或能不负周公之胤,光耀门楣。”

写到这里,孟僖子突然停住,胸口剧烈起伏,咳嗽声撕心裂肺。

他喘了半天才缓过来,眼里闪过更深的忧思——这是他最后的疑问。

“僖虽愚钝,行将就木,亦知当今之世,礼崩乐坏,非独鲁也。

周室衰微,王纲解纽,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大夫专权,陪臣执国命,世道浇漓。”

他的声音带着悲怆,“夫子欲以鲁一隅之地,复周礼之全貌,存续文明之脉,其志恢弘,可敬可佩!

然其路之艰,其阻之巨,恐超乎想象。

旧制虽美,难合新时;人心己散,重聚何易?积弊己深,非一日可革。”

“昔年旧友,周守藏室之史老聃,博古通今,智慧如海,洞悉天道,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其学深邃,非凡俗可比。”

他的目光望向帐外,仿佛望向遥远的洛邑,“夫子胸怀大志,肩负斯文,何不赴周都洛邑,亲往请教于老子?或可于老子处,得闻大道,明辨:于此崩裂之世,礼之道,究竟在复其旧制,抑在开其新篇?鲁国复礼之业,成败究竟几何?僖虽死,九泉之下,亦盼闻大道之回响矣……”

笔落时,孟僖子的头重重靠在枕上,眼神慢慢涣散开去。

家臣捧着写好的遗书,绢帛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朱砂的痕迹像血,印在素白的绢上——这是他最后的托付,也是给孔丘、给鲁国礼学的种子。

数日后,孟僖子卒。

丧礼的铜钲声在曲阜城上空回荡了三日,孟孙氏的族人穿着孝服,沿着洙水河畔的道路行走,哭声混着初春的寒风,透着彻骨的悲凉。

丧礼刚毕,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就脱下丧服外的麻衣,换上素色深衣,带着家臣,捧着孟僖子的遗书和重礼——五十匹缟布、一百枚空首布、一对玉珏——前往城西孔丘学舍。

消息像炸雷,震得曲阜朝野乱了。

季平子正在府中看商路舆图,听到消息时,手里的玉珏“啪”

地掉在地上,摔出一道裂纹:“孟孙貜疯了?把继承人送进一个儒商的私学?”

叔孙昭子则在剑室里沉默了半天,最后对家臣说:“让公若貌的儿子,也去孔学听听吧。”

鲁昭公在宫中接到奏报,手里的玉圭都没拿稳:“孔丘竟能让孟孙氏折节?看来他的‘礼政’,真不是说说而己。”

孔学私塾的学舍外,早己围满了看热闹的人。

有曲阜的庶民,有其他士族的子弟,还有三桓的家臣——大家都想看看,三桓的继承人拜师,会是怎样的场面。

学舍内,孔子正坐在杏树下,给弟子们讲《诗?小雅?鹿鸣》。

孔鲤坐着蒲团,小手摸着腰间的鲤鱼玉佩;曾点抱着琴,指尖悬在弦上,没敢拨动;子路按剑站在阶下,目光警惕地扫过窗外的人群——他怕有人来捣乱。

“夫子,孟孙氏二位公子到了!”

颜路的声音传来。

孔子站起身,玄衣下摆扫过蒲团,他走到学舍门口,正好撞见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躬身行礼。

孟懿子手里捧着遗书,绢帛用锦盒装着,显得格外郑重;南宫敬叔则捧着重礼,眼神里透着纯粹的向往,没有一丝贵族的骄矜。

“夫子,家父遗命,我二人特来拜师。”

孟懿子的声音沉稳,不像个十五岁的少年,“望夫子不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混沌规则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今天也没变成玩偶呢洪荒第一鸦没有金手指的修仙日子极品狂医重生后在偏执大佬怀里撒野绝世神医谍海风雷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农家弃女神脉至尊邪尊霸宠:魔妃太嚣张枪炮领主玄门奶包被读心,全家杀疯了冠军之心电影世界私人订制斗罗之修罗天使惑乱红楼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高武:神话最强传说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长嫡洪荒:开局通天偷看我日记,自废圣位九重至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