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2.藏在纸券下的“六大死穴”
少正卯的风控手段(暗仓、连坐符、赎券市)看似严密,却逃不开“依附阳虎权力+依赖跨国供应链”
的致命缺陷:
|风险类别|春秋场景|风控爆点|
|1.商品到岸价闪崩|齐吴国内乱,泰山铁和海盐断供;晋卿内战,东阳铜官闭关|盐铁券瞬间变「纸券」,百姓持券挤兑,亳社门前流血|
|2.运输线被断|济水秋汛+吴师扰边,舟师覆没;黄河冰凌,铜船沉底|少正卯被迫「高价扫货」补缺口,利润变亏损|
|3.关吏抬价|阳虎倒台,新关吏不认旧券,要求「券外加税」|百姓弃券,券价一夜腰斩|
|4.粮价暴涨|粟价翻倍,百姓交不出粮,券发不出去|粮食才是春秋各国价值的锚点,亳社收不到粮,资金链必断|
|5.挤兑风潮|掌握粮食的儒商会馆提高粮价导致盐铁劵挤兑|小说第七卷儒商会馆就用此招破了盐铁劵|
|6.内鬼泄密|亳社内部抄出「空券」(无实物对应),信誉崩塌|内部出卖,券市崩盘|
三、阳虎叛乱:商政与军政的“利益捆绑”
少正卯的盐铁券,从来不是单纯的“商业工具”
——它是阳虎“陪臣执国命”
的经济支柱,而阳虎的叛乱,则是为“商政取代礼政”
铺路。
1.叛乱集团的“军政-经济闭环”
阳虎核心团伙(公山不狃、季寤等7人)掌控1.5万阳关军、1.5万费邑军,却面临“扩军缺粮、养兵缺钱”
的困境;少正卯的盐铁券恰好补上缺口——他用券回笼的铜币买粮、铸甲,阳虎则用军政权力强制推行盐铁券,甚至计划在蒲圃秋祭日(10月3日)举行“亨礼”
,逼鲁定公认可“铜铁盐贸易立国”
:“鲁为枢纽,当为大国之跨境贸易,贸易得安,商政胜于礼政。”
这一主张,首接撞上孔子的“礼政”
根基——孔子以“丧葬业”
立儒商,核心是“以礼定秩序”
;少正卯以“盐铁券”
立商政,核心是“以利定秩序”
,二者的冲突,注定要通过阳虎的叛乱与孔子的平叛,在战场上见分晓。
2.孔子的“精准破局:以礼治克商政”
面对阳虎7000阳关军攻孟孙府邸、费邑军驰援的危局,孔子儒商会馆与孟懿子制定了“三步走”
战术,每一步都精准打击少正卯盐铁券的死穴:
?第一步:偃地潜伏,控咽喉
孟孙精锐半军秘密潜入曲阜东北“偃”
地——此地西临汶水、东接丘陵,既能避开阳虎眼线,又能居高临下控曲阜东门;一旦阳虎动手,5000人可即刻入城夹击,2000人则首奔东南“息陬”
——那是费邑军驰援曲阜的必经渡口,守住此处,就能断阳虎援军。
?第二步:礼秩卫出征,化礼为兵
孔子从“礼生”
中选拔500人组成“礼秩卫”
,按春秋“什伍”
编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五伍为两、西两为卒、五卒为旅,由子路任旅帅,颜路等弟子分任卒正。
这支“明为丧礼执法队,实为精锐步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