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我昨天去粮库看了,粟米都晒得干,没发霉;铜币装在陶瓮里,封得严,没受潮。
应付逾期和下一轮放贷,没问题。”
孔子点头,目光转向曲阜的方向,窗外的风正好吹进来,掀起他的素色儒衫,衣摆上沾的沙尘都飘了起来。
“春播结束,军队就能动了。
子路来信说,三桓己经在集结军队,要攻阳关——阳虎的好日子,到头了。”
他的声音里没什么情绪,像是在说一件平常的事,可手指却轻轻攥紧了衣角。
子贡愣了愣,他放下铜币,走到舆图前。
舆图是麻布染的,挂在墙上,阳关的位置用红墨标了个圈,圈边的墨线都晕开了,像渗血的伤口。
“阳关是阳虎的老巢,东临徂徕山,西靠大汶河,易守难攻,三桓能打赢吗?”
他手指点在红圈上,指甲盖蹭掉点红墨,心里有点没底。
“能。”
孔子的声音沉了些,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左手按在舆图的泰山位置,右手顺着大汶河的黑线划到阳关,手指在“阳关”
二字上顿了顿,指节微微泛白,“阳关是边境,没多少田,商道又被三桓封了,阳虎的军队没粮没饷。
从去年十月到现在,逃兵就有五千,剩下的五千人,也是强撑着——有的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怎么守城?三桓这次动真格,子路带两万三桓联军,冉有为先锋,还有颜路暗械组在城下制造攻城设备,阳虎是守不住的。”
子贡还是有些疑惑,他盯着舆图上的阳关,眉头皱着:“夫子曾说阳关是‘不仁之城’,是因为阳虎占了它吗?我听说阳虎在阳关也减税,不少商人都去那边做买卖。”
孔子摇头,他走到舆图前,手指顺着阳关的地形划了一圈,指尖划过“泰山”
“大汶河”
的字样,动作很慢:“阳关在泰山之阳,东临徂徕山,西靠大汶河,往北是窄平原,往南是大片平地——战略位置重要,一百五十年前,鲁国大夫臧文仲设这个关,是为了防齐国,那时候阳关称为‘安边之城’,几年后,臧氏在阳关开钱庄,放贷款收‘倍称之息’,比高利贷还狠。
有个齐国商户借了五千币做跨境贸易,最后要还一万币,那个商户亏本最后破产自杀,各国闻之皆惊,从那以后,鲁国阳关就被各国称为‘不仁之城’。”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舆图的角落,那里有个小注,写着“臧氏钱庄,倍称之息”
,字迹己经模糊了。
“阳虎占了阳关,虽然减税,主要是为了让齐国商人来阳关做生意,希望齐军过来帮他守城,只是换了个‘不仁’的法子。”
辛文子这时走进来,他手里也是一卷《管子?轻重》:“《管子》记过各国的利率,”
他翻到“轻重”
篇,手指点在“齐鲁年息二十”
那行,声音里带着点沙哑,像是刚从齐国回来还没缓过来,“齐鲁最低,年息二十,算‘良心价’;楚国五十,西部各国超过一百,就是‘倍称之息’。
周礼只审借贷契约,不管利率,私贷往往收倍称之息,把农户逼得卖田卖地。”
他走到案前,拿起钱庄的利率表,表是用麻纸写的,贴在木板上,“粮食贷年息二十到三十,铜币贷三十到五十,荒年也不超过五十,就是怕重蹈臧氏的覆辙——超过一百的息,就是‘暴征’,会招民怨,阳关的教训,不能忘。”
他说这话时,手指在“五十”
那字上顿了顿,眼神里有后怕。
展仲孙问:“阳关紧靠齐国,要是齐军帮阳虎守城,三桓怎么办?齐国去年刚打了夷仪,士气正盛,要是出兵,咱们打不过。”
他手里捏着一块铜片,是亳社盐船从齐国运来的。
少正卯也从外面进来,他刚从渡口回来,亳社齐国盐船刚到渡口,他的衣角滴着水,是泗水的水汽凝的,“高柴、宰予、公西华出使齐国,己经有结果了。
齐国朝堂争论了三天,鲍国大夫说,阳关的财富是商道,现在鲁国己经封锁了阳关商道,要是齐鲁再为阳关开战,其他商道会被封,齐侯怕影响和晋国的对峙,最后决定不帮阳虎——商道果然能止战,这话没错。”
他拿起密信,递给孔子,密信上的字迹是高柴的,笔画工整:“高柴知道我们盐船会在中都渡口停靠,让我们给夫子送一份密信。”
孔子笑了,接过密信,看了一遍:“高柴下个月首接从齐国到阳关,帮助颜路暗械组一起组装攻城车,看来阳虎是守不住阳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