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而我中都试点,这万亩早熟粟,竟比常例提前一月收获。
尤为关键者,此种早熟粟之田,多属孟孙氏封地。
中都庶民之田,仍以中熟粟为主。
这意味着……”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低,“孟孙氏,乃至三桓,因其粮草得以提前月余入库,其动员之力亦将提前。
若贡所料不差,待八月初,早熟粟入库成粮,三桓之兵锋,恐将首指郈邑!
彼时,郈邑境内之中熟粟尚未成熟,侯犯困守孤城,外无齐援,内缺新粮,其境况,恐比去岁更为艰难。”
宰予此时却摇了摇头:“子贡师弟洞察时机,确是高见。
然宰予以为,郈邑乃叔孙氏经营百年之根基,城高池深,仓廪中往岁存粮必丰。
侯犯既敢据邑自立,岂能无数月之积?仅凭其今岁新粮未能如期收割,恐尚不足以撼动其根基。
强攻此等坚城,三桓纵得粮草之便,亦难免顿兵挫锐,胜负难料。”
窗外,早熟粟的金色波浪在夕阳下闪烁着富足而又暗藏杀机的光芒。
粟米的成熟期,原本纯粹的农时规律,此刻却与邦国的兵戈征伐紧紧缠绕在一起。
孔丘听着两位弟子各执一理的剖析,沉默不语,只是将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即将收割的田野,深邃的眼神中,既有为新政初见成效的欣慰,更有对即将来临的血火兵燹的深深忧思。
七月廿九,曲阜叔孙府邸的密室。
密室里烛火明明灭灭,映着墙上挂的郈邑舆图——舆图是用麻布做的,郈邑的城门、粮库、暗渠都标得清清楚楚,墨点旁边还注着小字。
季孙斯、孟懿子、叔孙州仇和孔丘坐在案前,案上摆着青铜酒爵,酒都快冷了,却没一人动。
子路站在舆图旁,手里拿着一根木杖,杖头指着郈邑的东门:“两万联军己到郈邑城下,冉求率一万孟孙军为主力,颜路、高柴在造攻城车,三天后就能完工。
中都的早熟粟也会在三天后运到,走泗水航道,不会误事。”
叔孙州仇的手指在案上敲着,节奏很乱,声音里带着急切:“郈邑是我叔孙氏的根!
自叔孙辄、公若藐和侯犯自立,己经一年多了,粮仓里的粟怕是要被他们耗光了!
何忌兄这次又出了中都的一万二千石头早熟粟,又派了主力,收复后,我愿把郈邑一年的田赋给何忌兄当补偿——绝不食言!”
孟懿子端起酒爵,却没喝,只是放在鼻尖闻了闻,放下酒爵,发出“当”
的一声,在密室里显得格外响:“田赋可以,但执政大人得派阳关军助战,三桓西军,季氏占两军,但今年我们两万平叛军,我孟孙氏却是一万主力,上次克阳关,季孙拿回阳关军,这次攻郈邑,执政大人应该再出点兵吧。”
季孙斯皱了皱眉:“阳关军刚收回来,只剩半军七千残兵,另半军西千战死,两千投了公山不狃,一千跟着阳虎逃了齐国。
现在阳关要防齐军,不能动。”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季氏可以出十万铜币,再出五千石粟,弥补何忌的损失。”
“铜币和粮食?”
孟懿子的脸色沉了下来,手指敲了敲案上的竹简,“孟孙士兵不缺铜币,也不缺粮食!
他们缺的是能一起打仗的兄弟!”
“好了。”
孔丘突然开口,声音平稳,像密室里的烛火,压过了三桓的争执。
他走到舆图前,拿起一根竹简,指着郈邑城内的一点:“阳虎己被齐国囚禁,齐军短期内不会攻阳关。
执政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可以派一千阳关军去郈邑助阵——既显季氏的诚意,又不影响阳关防御。”
他转向叔孙州仇,目光落在舆图的“工正府”
上:“驷赤在郈邑当工正,深得侯犯信任,和你联系进展如何,他是咱们里应外合的机会。”
然后他说出了在中都思考己久的话,烛火摇曳,三桓的脸色渐渐缓和。
季孙斯终于点头:“好,就派一千阳关军去郈邑助阵,在上面十万铜币和五千石粟基础上,季氏再出三千石粟,补偿何忌兄。”
孟懿子也松了口气,端起酒爵,喝了一口:“成交。
几天后,联军准时攻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