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

第78章 农技互哺 稻菽盈仓(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犁耙西传入梵州,青稞东渐满陇头。

唐梵共沐春风里,稻菽盈仓岁稔收。”

梵州恒河流域的春耕时节,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数十名天竺农夫正用一种奇特的犁耙翻地,犁身比唐式曲辕犁短了三寸,犁尖却更锋利,在黏性较重的河滩地上行得飞快。

田埂上,三名身着唐式襕衫的农官正俯身指导,时不时用手比划着水田的划分方法,他们便是李承乾应那陵提婆王之请,派来传授农耕技艺的大唐农官。

那陵提婆王对农业的重视,丝毫不亚于文教与军事。

梵州虽有恒河滋养,却因耕作技术落后,常有“丰年少、歉岁多”

的困境。

尤其是恒河下游的沼泽地,常年积水,无法耕种,百姓只能望着沃土叹惜。

他在给李承乾的奏报中写道:“臣观大唐农桑兴旺,亩产远超梵州,恳请陛下派遣农官,传梯田、圩田之术,使恒河两岸皆成粮仓。”

李承乾阅后,当即从司农寺选派三名资深农官——擅长梯田开垦的赵德、精于圩田修筑的钱丰、通晓作物轮作的孙耘,命他们携带曲辕犁、龙骨水车等农具模型,以及稻麦良种,随使团赴梵州。

临行前,李承乾特意嘱咐:“农事要因地制宜,不可照搬唐法。

你们要细看梵州的土壤、气候,改良农具,适配作物,让天竺百姓学得会、用得上。”

农官们抵达梵州后,那陵提婆王亲自陪同他们考察土地。

赵德站在恒河下游的沼泽边,望着成片的芦苇,对那陵提婆王道:“此地虽积水,却土质肥沃,只需筑堤排水,便可改造成圩田。

就像大唐江南的太湖流域,圩田亩产可比旱地高五成。”

钱丰则指着两侧的丘陵:“这些山地可开梯田,沿山势层层而上,既能保水,又能增产,适合种植粟米。”

那陵提婆王大喜,当即征调民夫,由农官们指导施工。

修筑圩田时,赵德教百姓用“分层筑堤法”

——先铺芦苇,再压黏土,最后覆沙土,这样的堤坝既能防渗漏,又能抵御洪水。

开垦梯田时,钱丰则引入大唐的“石埂技术”

,用当地的青石砌埂,比天竺传统的土埂坚固十倍。

百姓们起初不信“石头能挡水”

,待看到暴雨后石埂梯田滴水不漏,而传统土埂早己冲垮,不由得对唐官的技艺啧啧称奇。

最费心思的是农具改良。

孙耘发现,梵州的土壤黏性大,唐式曲辕犁拉起来费力,且当地多水牛,与中原的黄牛力道不同。

他便与当地铁匠合作,将犁身缩短,犁尖改成三棱形,还在犁底加了一块耐磨的铁板,制成“梵州犁”

试用那日,一头水牛拉着新犁,一天竟能耕三亩地,比原来用木犁快了两倍,农夫们围着新犁欢呼,当场就请铁匠仿制了百具。

作物种植上的革新,更让梵州百姓大开眼界。

孙耘将大唐的“稻麦轮作”

制度引入——春季种水稻,秋季种小麦,让土地“不休耕而肥力不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重塑千禧年代凌天传说特种岁月之弹道无声绝代名师召唤圣剑猎魔手记天神诀洪荒:开局通天偷看我日记,自废圣位长生三千年喜劫良缘核爆中走出的强者斗罗大陆IV终极斗罗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我有五十四张英雄牌最强炊事兵我是导演,我不比烂薄太太今天又被扒马甲了神诡世界,我有特殊悟性从洪荒逃走当幕后黑手混沌规则电影世界的雇佣兵绝世武侠系统至尊剑皇妙手人生垂钓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