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消息传开,四方来者络绎不绝。
有人说这是疯癫之举,迟早酿成大乱;也有人说,这才是真正的太平之基??唯有当痛苦得以表达,仇恨才不会沉淀为暴戾。
又过两年,北疆战事再起,敌军压境,百姓流离。
朝廷欲征壮丁十万,强推“镇国钟律”
,以统一号令。
消息传出当日,清音坊内钟声齐鸣,持续九日不绝。
第九日清晨,全国各地突然同时响起相同的旋律??正是《归音引》。
百万民众自发走上街头,不持兵器,不呼口号,只是静静地站着,听着,然后一同哼唱起来。
军队停下了脚步。
皇帝在宫中听见窗外传来的歌声,颤抖着掀开帘幕,看见整座皇城的人都站在街上,仰望着天空,轻声吟唱。
那一刻,他忽然想起了幼年时母后教他的第一支歌。
三天后,圣旨下达:废除禁钟令,赦免鸣社成员,召祥子入京问策。
使者来到清音坊时,却发现人去屋空。
只留下一封信,置于最大的那口钟下。
信上写道:
>“吾志不在庙堂,而在人间。
>若陛下真心求治,请允百姓开口,许万民发声。
>钟声自有分寸,人心岂容封锁?
>一日有声,一日不亡。”
使者带回信件,皇帝读罢良久,命人将信裱于御书房正壁,并亲笔批注八字:“声为民本,缄者自盲。”
自此,天下风气渐变。
言论虽仍有管控,但已不再以“静默”
为最高准则。
各地兴起“鸣堂”
“音馆”
,专供平民陈情议事;科举新增“听音策论”
,考察学子对舆情民意的理解;甚至连刑狱审案,也开始重视被告的陈述与情感表达。
十年之后,祥子的名字已成为传说。
有人说他云游海外,寻访远古音灵;有人说他化作风中一缕回响,永驻人间;还有人说,每逢月圆之夜,若静心聆听,仍能听到一口无主铜钟独自轻鸣,像是在呼唤,又像是在安慰。
而在那北方荒原的石碑前,野花依旧年年盛开。
某一日清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拄杖而来,放下一束紫菀,低声说道:
“娘,我回来了。”
她是秋纫。
身后,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奶奶,这块碑上写的是什么意思?”
秋纫抚摸着碑文,轻声念道:
“伪声可封,真音不灭。
裂心之处,即是归途。”
“意思是啊……”
她抬头望向远方,“就算世界想让你闭嘴,只要你还记得疼,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