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大雨冲刷着洛阳的每一寸屋瓦,仿佛要将这座古都的沉沉暮气涤荡一空。
雨滴砸在青灰瓦片上,溅起细碎水花,晶莹如珠,转瞬又碎成雾气;檐角铁马在风中叮当作响,一声声如警钟低鸣,在湿冷空气中回荡不绝。
宫墙之内,石板路被雨水浸透,泛着幽蓝微光,映出匆匆人影——内侍脚步急促,袍角沾满泥泞,手中奏报层层裹着油纸,却仍渗入潮意,指尖触之微黏,墨香混着湿气扑鼻而来。
宫城深处,光禄勋的奏报如雪片般飞来,字字句句都透着惊惶。
春耕在即,各地里正纷纷上报:田间农具严重短缺,朽坏者众,新制者无,百姓焦虑,恐误农时。
那纸上的墨迹因雨水微洇,边缘晕开,如泪痕蜿蜒,触手微涩,似有千钧压于笔端。
曹髦坐在案前,面色平静地听着内侍读报,手指却在舆图上轻轻划过——指尖所经之处,正是河内、南阳等冶铁重地。
桑皮纸粗糙刮手,其下藏着一张更薄的绢底图纸,以极细朱线勾勒出“共营社”
分布与矿脉走向,唯皇帝一人得见。
他曾于去岁冬月密令调拨禁苑战备存铁,伪装成“炭渣”
运出数十车,尽数藏于邙山旧坊;又遣老宦潜行民间,召集流散匠户,授以锻打要诀。
今日之诏,非仓促应变,而是蛰伏己久的落子。
司马家,这只盘踞在曹魏肌体上的巨兽,终于连百姓的饭碗也要伸手扼住了。
他们暗中控制了河内、南阳等地的冶铁官坊,名为整饬,实则囤积居奇,意图让民间铁器断流,使天下百姓愈发困苦,从而愈发依赖他们司马氏的“恩惠”
。
“传朕旨意。”
曹髦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压过了殿外的风雨声,“朕闻百姓苦于耒耜不利,心甚忧之。
农为国本,岂可因器物不精而废?自今日起,特许各郡县乡坊自炼农具,以应春耕之急。
官府当予便利,不得以任何名义阻挠。”
旨意一下,朝中亲附司马氏的官员暗自发笑,只当是小皇帝束手无策下的无奈之举。
开放民间私铸?
不过是饮鸩止渴,那些零散的铁匠铺,焉能与官坊抗衡?
然而,他们不知道,这道看似寻常的仁政诏令,如同一把钥匙,精准地插进了一扇紧锁的铁门。
诏令抵达邙山脚下的第二天,几间早己废弃的铁铺便重新升起了炊烟。
柴火噼啪作响,火星西溅,黑烟卷着热浪腾空而起,灼得村童眯眼后退,却又忍不住踮脚张望。
空气里弥漫着焦木与铁锈的气息,夹杂着隐隐的硫味。
为首的是个叫老陶的匠人,他曾是宫中尚方令的副手,因伤了腿才被遣散出宫。
他拄着一根铁杖,每走一步,杖头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金属回响,震得脚下碎石微颤。
他召集了一批信得过的老伙计,以“为陛下分忧,修缮犁铧”
为名,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炉火熊熊,映红了斑驳的土墙,火光跳跃如舞,墙上人影拉长扭曲;铁锤叮当,节奏如战鼓催阵,每一次敲击都带着灼热的震感,掌心发麻。
熔铁翻滚,赤红如血浆,匠人们赤膊挥汗,汗珠滚落时“嗤”
地化作白烟。
外人看来,他们打制的不过是些加固的犁头、锄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