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可只有老陶自己清楚,每一件“农具”
的核心部件都暗藏玄机。
那看似厚重的锄头,只需卸下两颗铆钉,翻转过来,便是一面精巧的臂盾——盾面隐刻龙鳞纹,掌心握处有凹槽,贴合人体;那新式犁铧的铧冠,拆下木柄,接上一截短杆,就是一柄足以洞穿甲胄的短戟,其锋口经三次折叠锻打,寒光逼人,刃口轻划空气,竟带起一丝锐鸣。
所有部件尺寸虽非全然统一,但关键卡槽与连接件皆由禁苑深处秘密铸造,以“废料”
之名运出,再由老陶依尚方旧图校准装配。
昔日尚方令所制兵器,皆有图谱存档,老陶虽离宫,却默记其要,以炭灰绘于地,口授诸匠,终成半模化体系。
与此同时,遍布京畿各地的义仓系统,一夜之间悄然转型。
过去的牌匾被摘下,换上了崭新的“农械共营社”
木牌,漆色鲜亮,在晨光中泛着松香气息,触手微黏,尚未干透。
曾负责登记米粮出入的记注生,摇身一变成了“匠督”
。
这些人中不少曾在先帝年间参与军械清点,熟读《考工记》,只是长久蛰伏于琐务之中。
如今重拾旧技,虽初试音叉检测时手抖耳疑,幸得老陶亲授:“听其三振——第一响清越者为韧,第二滞涩者为脆,第三回落空必回炉。”
一位双目失明的乐师端坐一旁,执乌木音叉轻敲成品。
此法源自先秦《考工记》“叩金辨材”
之术,宫中历代乐正秘传。
盲者久聋三年,五感归一,耳聪至极。
音叉乃百年沉香所制,内嵌铜芯,轻敲之下余音三转,辅以其掌贴器身察震频,再交老匠目视断口纹路——三者合参,方许放行。
所有的交易记录、库存清单,均不使用纸笔。
匠督们将信息编码,以不同香料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颜色、形态为暗号:沉水香灰白而凝,示“组件完成五百”
;苏合香灰黑带裂,表“原料告罄”
。
这些灰烬被封入特制陶罐,混入每日送往宫中的采买贡品之中。
此法承汉代“熏牍传信”
,久己失传,唯内侍省秘藏其术。
宫中老宦官依密法焙烤,灰色遇热显影,对照《礼器图谱》夹层密码册,便可还原真实账目。
一次暴雨淋湿陶罐,灰烬模糊,险些误报军情,终靠上下核对才免错漏,亦为此网添一分惊险。
一条不受任何官府系统监管的军备供应链,就这样在司马氏的眼皮底下,如地下水脉般悄然成形。
终于,一名司马家的眼线察觉到了不对劲。
他看到那些乡农领到“新农具”
时,脸上露出的不是喜悦,而是一种近乎虔诚的肃穆——有人抚摸犁头,如同触摸圣物,指尖轻颤;有人低声念诵:“此物通神,不可轻弃。”
他偷偷潜入一处共营社,想要查抄账本,却被闻讯而来的百姓团团围住。
“干什么?这是天子特许咱自个儿打的农具,你要造反不成?”
“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