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齐国的射礼在临淄城南的射圃,与鲁国不同,齐人射礼不重礼仪,重实效。
射手穿着短打,拉弓、搭箭、射箭,动作干脆利落,中靶了就欢呼,没中就笑着重来。
颜路皱着眉:“太不庄重了,哪有射礼的样子?”
孔丘却摇了摇头:“礼的本意,是让人舒服,不是让人难受。
齐礼简而不失敬,鲁礼繁而失本——这就是‘中庸’,恰到好处才是礼。”
五月初一,孔丘在高府的乐工坊听《韶》乐。
乐工奏起《韶》乐,丝竹之声悠扬,却不靡靡;鼓声沉稳,却不沉重。
孔丘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舜帝时代的太平盛世:庶民耕作,工匠造器,君臣相和,没有战乱,没有饥荒。
“《韶》乐尽善尽美,”
孔丘睁开眼,对小颜回说,“尽善,是因为它讲的是仁君治世;尽美,是因为它合的是中庸之道。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六岁的颜回睁着大眼睛:“夫子,什么是‘仁’呀?”
孔丘摸了摸颜回的头,笑着说:“仁就是,你看到高柴摔倒了,会扶他起来;你看到老妇没粟吃,会给她送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这就是仁。”
颜回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指着窗外的石榴花:
“那石榴花也是仁吗?它开得红红的,很好看。”
孔丘望向窗外,石榴花正开得盛,像一团团火。
他突然明白,“仁”
不是冰冷的道理,是温暖的行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善意——这就是齐文化教给他的,最珍贵的东西。
五月廿九,晦日前夜,临淄。
月亮隐在云层里,星汉低垂,只有高府的庭院里,挂着十几盏灯笼,光透过绢面,洒在石榴花上,把红花照得更艳;洒在睡莲上,把白花照得更素。
庭院中央的水池里,水面平静,像一面镜子,映着灯笼的光,也映着围坐的宾客。
“晦日不举乐,高大夫这是要违礼呀。”
一个齐卿端着酒爵,笑着说,眼里却没有责备——
在座的谁都知道,现在的“礼”
,早不是当年的“礼”
了。
高昭子笑了,指了指坐在主位的孔丘:“不是某要违礼,是孔夫子要讲‘仁’——比乐更重要的,是让大家懂‘仁’。”
孔丘站起身,手里捧着一卷新写的竹简,竹简上“仁本”
二字用朱砂写就,鲜艳夺目。
“今日丘要讲的,是从齐文化里悟到的‘仁’——功业之仁、民生之仁、中庸之仁、恕道之仁。”
他展开竹简,声音清晰,像临淄的晨钟:
“功业之仁,是‘修己以安人’——像管子那样,让天下人免于夷狄涂炭,这是大仁;
民生之仁,是‘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让庶民有粟吃、有衣穿,这是实仁;
中庸之仁,是‘人而不仁,如礼何’——礼要恰到好处,不繁不简,这是活仁;
恕道之仁,是‘己欲立而立人’——上位者先正己,再求下位者忠,这是真仁。”
一个齐卿皱着眉,放下酒爵:“夫子,要是君上不正,怎么办?比如鲁昭公,他想借外兵复仇,不顾庶民死活,这时候下位者还要忠吗?”
“君上不正,下位者要‘谏’,不是‘忠’。”
孔丘的声音坚定,“管子当初谏齐桓公,不让他伐鲁,这才成就霸业;要是管仲一味忠,齐桓公早就成了晋献公那样的暴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