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众人纷纷颔首,会议室里浮动着对资金的渴盼,仿佛连空气都凝成了实质的焦灼。
“贷款?”
亦嘉喉头一紧,笑容里掺了几分苦涩——他在银行并没有贷款权,贷款审批的钢索他如何攀得上去?项目贷款需要有效益、还款需要有来源及保障、抵押物需要实物,这些铁律他比谁都清楚。
县委办主任纵然谙熟世故,银行“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的潜规则却如鲠在喉,此刻不便言明,只得含糊道:“若论项目预决算,我倒是能搭把手。
竣工资料送到建行审核,我会在审核预算时帮衬着节省些资金。”
税务陈科长闻声抬头,镜片后浮起希冀:“我们局里新建办公楼,明年交付,届时还望老弟在决算时高抬贵手,省些资金为咱局谋福利。”
土地局林督导眯着细眼,胖乎乎的圆脸上浮起意味深长的笑:“工程花落谁家,预算怎么盘,利润如何分,蛋糕早被你们领导与施工方嚼烂了,你这小年轻,操什么心,掺和啥?”
他压低嗓音,语重心长道:“老哥吃过的盐比你走的路多,这种两头不讨好的差事,少伸手为妙。”
税务陈科长怔了怔,任局适时拍了拍他肩膀,笑得讳莫如深:“机关里混,明哲保身是头等经。
多栽花少种刺,你这副科长的椅子坐稳了,社教回去熬个资历,正科、副局长指日可待——届时可别忘了咱们这些泥腿子兄弟!”
亦嘉暗松一口气,如蒙大赦。
工程预决算本属建筑经济科的范畴,自己不过是门外汉,方才不过权宜之计,说话不过脑子能帮啥忙?若被当了真,还不知如何收场。
此刻众人闲话渐远,他如释重负,匆匆步出那间斑驳的村委会办公室。
晚饭后,亦嘉走出那间略显破旧的村委会房间,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对面群山环抱,树木参天,宛如绿色海洋。
因是寒冬岁月,夕阳的余晖早已烟消云散,山野一片寂静。
一阵风拂过,郁郁葱葱的松涛声此起彼伏,仿佛在演奏一曲宏大的乐章,每个音符都跳跃着生命的活力。
亦嘉感到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自然的美景所洗刷。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天边的云彩被晚霞染成了苍白色散懒地躺卧不动,突然灵感如泉涌般涌现,他迫不及待地回屋提笔给行长写信,想要分享这份宁静与美好。
尊敬的行领导及全体同事们:
您们好!
当组织部的调令抵达手中,我带着行领导的嘱托与同事们的期许,踏上了前往BB乡乌头村的崎岖山路。
同行的还有县文化局、税务局、县委办、土地局及乡政府的战友,共五人。
我们如五粒种子,被播撒在这片深藏于群山褶皱中的土地,肩负着唤醒山村希望的使命。
抵达乌头村的第一天,我们便紧锣密鼓地展开工作。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村委会议室里已响起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诵读声。
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围坐一起,传达中央社教的精神,重温革命年代的艰辛,讲述先进党员的故事,引导大家“忆苦思甜”
,在新时代的道德坐标中寻找方向。
那些皱纹里藏着岁月的老党员,眼眶湿润地回忆着“吃糠咽菜”
的岁月;年轻干部们凝神静听,仿佛在历史的回响中触摸到了信仰的温度。
晨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笔记本上,每一笔记录都是对初心的叩问,每一句讨论都是对使命的回应。
一周后,我们脱下西装换上布鞋,踏进村里的每一户人家。
泥泞的小路上,我们踩着深浅不一的脚印,走进低矮的土坯房,倾听村民的家长里短。
老农捧出热腾腾的粗茶,孩子怯生生地躲在门后张望,灶台上蒸腾着自家菜园的清香……这些琐碎的温暖,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民生”
的温度。
我们与村委彻夜长谈,在煤油灯下勾勒脱贫蓝图:如何让滞销的山货走出大山?如何让荒芜的山坡变成“金土地”
?如何让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不再望穿归途?每一个问题,都化作我们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乌头村的艰苦远超想象。
全村唯一的商店是座土墙小屋,木门上的油漆如老人斑驳的牙齿,货架上的油盐酱醋是山民们生活的全部底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