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小说】地址:https://www.akxss.com
我们决定试行“共忆仪式”
。
凡有亲人离世却未能告别者,可携一件遗物前来,在月圆之夜围绕主藤静坐,由守言人引导其回忆最温暖的片段。
首场仪式来了七个人。
有人抱着褪色的毛绒熊,有人攥着半截铅笔,还有位老人捧着女儿高考准考证复印件。
当沈知行轻声说出“请回想她笑的样子”
时,主藤忽然释放出柔和蓝光,七道光丝分别缠绕在参与者身上。
片刻后,空中浮现出模糊影像:孩子们奔跑在操场,母亲端着热汤走向餐桌,恋人依偎看日落……每一幕都带着细微的呼吸声。
一位中年女人突然颤抖着伸出手,仿佛触摸到了什么。
“小雨……”
她哽咽,“你头发怎么留长了?你说过不喜欢扎辫子的……”
她话音未落,光影中那个叫小雨的女孩转过头,对她笑了笑,嘴唇微启:
>“妈,我现在不烫了。”
仪式结束后的清晨,我们在藤下发现七朵新花,每朵都对应一人的心声。
那位母亲摘下她的花,夹进准考证复印件里,说:“我要重新给她办一张身份证,名字还在,就不算走完。”
与此同时,外界对“慈怀之路”
的争议再度升温。
某权威心理期刊发表社论,称“集体冥想与植物感应属伪科学”
,并呼吁监管部门介入。
舆论一时分裂,支持者称其为“心灵革命”
,反对者斥之为“情感巫术”
。
周临对此一笑置之。
他在一次线上分享会上说:“当一个人说‘我快死了’,你第一反应是查他的血常规,还是先问‘你疼吗’?”
这句话被疯狂转发,甚至出现在地铁广告屏上。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秋分。
那天暴雨倾盆,山洪险些冲垮通往驿站的木桥。
陈昭冒雨抢修时,在淤泥中挖出一块刻满符号的石板。
经沈知行辨认,竟是百年前一位游方医者的日记残片,记载着“言魂藤”
与“谛心草”
的培育法??正是记得花与谛听草的古称。
更令人震惊的是,石板背面有一幅地图,标记着十二处“共鸣点”
,分布在华夏大地各角落。
其中一处,竟与周临归还之旅的最后一站完全重合。
“这不是巧合。”
沈知行抚摸石板,声音低沉,“我们不是开创者,是继承者。
这条慈怀之路,一百年前就有人走过了。”
于是,我们启动“十二鸣钟计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